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31日电(记者周琳 胡洁菲)东迎大虹桥、西接江浙两省,服务进博会、推动一体化……作为服务国家对内对外开放大局的战略前沿和重要枢纽,迈入“十四五”的青浦新城,正如一只在明媚春光中飞舞的蝴蝶,翩跹之间,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战略带——强化枢纽建设助力新城发力
“如果说虹桥枢纽建设的‘两带’发展格局是一把拉满的弯弓,力挽千钧之势,青浦就是面向长三角的一支利箭,必将破空而出。”对于青浦新城的区位优势,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倍感振奋。
青浦新城位于五个新城带、上海大都市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交集点,其各项建设规划也备受瞩目。
在31日举行的“五个新城”系列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介绍,目前,青浦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已获上海市政府批复,包括25项核心指标、110项任务清单、215个重大建设项目,预计“十四五”期间总投资5000亿元。
大手笔投资怎么用?
青浦区长余旭峰介绍,在强化交通枢纽功能上,青浦区计划投资410亿元在青浦新城中心位置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整合“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三网,实现沪苏嘉(青嘉吴)城际线、嘉青松金线、轨交17号线同站换乘,包括建设两条中运量示范线。
此外,相关规划还包括“一核”,即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未来青浦将着力建设数字经济新业态,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创新之核、产业引领之核、功能特色之核,成为青浦新城建设的新标杆。
“一廊”,即聚焦总部经济打造外青松企业总部走廊。引导企业研发中心、区域营运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等功能型总部布局,形成企业总部集聚走廊,促进产城融合,显著提升城市经济密度。
创新核——“长三角数字干线”培育“未来城市”
成立村级“一网通办”“随申办”推广和应用培训基地;利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应对“霸王级”寒潮;建成村级社区事务服务中心200多家……作为上海市唯一一个由区行政服务中心统筹负责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业务指导、协调和考核的区,青浦区在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上的成绩,彰显了其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立场和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决心。
以数据推进生活和治理科学化是青浦贯彻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横切面。近年来,依托区域的数字化布局,青浦区正逐渐培育覆盖产业、城市运行、社区治理的“创新核”。
2020年9月27日,上海市政府与华为公司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同日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400亩、兼具高科技元素和绿色生态基底,已经成为国内外创新企业关注的焦点。
更多政策规划正在破土。如在产业发展上,青浦将依托上海东西发展轴上数字信息产业集聚的优势,沿G50高速打造一条“长三角数字干线”,向东加强与张江科技城的联动,向西加强与长三角沿线城市的对接,中间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青浦新城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串联,力争形成一条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发展带。
此外,青浦新城还将联动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信息园、中国移动长三角一体化5G生态谷、人工智能产业园、西岑科创中心等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等数字产业,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枢纽等新技术的应用。
最江南——“幸福社区”打造高品质生活主旋律
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绿水相融……“水”一直是青浦新城的重要城市核心元素,也成为近年来青浦着力提升居民“幸福度”的重要抓手。
“青浦新城最大的特色就是蓝绿空间,也就是生态本底。”青浦区副区长姜爱锋说,青浦新城水网密布,“三横五纵九湖百河”,总体串联形成了约200公里的五大滨水环线,水面积占比约10%。目前,蓝绿空间占比达青浦新城总面积的约40%(不含农田耕地)。
因水而生、依水而建的青浦新城,“十四五”期间也在不断推动诗意栖居与水乡江南的融合。一是推进上达河公园建设、环城水系三期建设等依水而建的滨水项目建设,打造“百步见绿,百米见水”的新城碧道;二是推进特色化的水上交通日常化发展,规划建设多级水陆换乘枢纽,直接接入绿道和自行车道等;三是激发青浦古文化、水文化、江南文化底蕴,提供更多元的旅游产品,开展水上运动、水上赛事等。
优雅人居环境与特色人文关怀相映成辉,青浦正大力建设“幸福社区”。简而言之,青浦区将布局一个线上的超级社区中心“幸福云”,包括全自动办公系统、全要素管理系统、全景式服务系统、全民化共治系统,让社区的管理服务发展更聪明、更智慧,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遍天下”。
与此同时,聚焦生活“新”品质,青浦区还在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中山医院青浦院区落地,加快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建设,促进复旦医学园区和国际医疗中心落户等。
原标题:最江南、创新核 青浦新城“十四五”这样蝶变
责任编辑:陈仕超